当小丽(化名)走进诊室时,令人眼前一亮,头发一丝不乱,戴着精美的耳坠,精致明艳的妆容显得和上次的随意完全不同。上次就诊时,她郁郁寡欢,诉说自己做任何事儿都毫无兴趣,不想上班,生无可恋。然而这次她却开心地讲述最近的状况,喜欢饮酒,即使不饮酒,也感觉被“微醺”的氛围萦绕,有一种飘飘然的欢喜。她说:“最近我每天觉得都非常开心,工作毫无压力,无论多大的事情都能轻松化解。也不需要睡觉,睡眠就是在浪费生命,我要把所有时间用来做家务、养宠物、帮我先生做事儿。这是崭新的生活,身边的一切都太美好了,终于不再抑郁,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资料图】
然而,陪同她的丈夫却并不看好这个“崭新的生活”,他表示最近小丽对所有的事情都表现出不耐烦,时常发脾气,情绪不仅在一天内波动明显,而且每天都不同,所以带她来就诊。
此时不由地在心里默默地赞叹小丽丈夫的细心,眼前的小丽正在经历另一重自己毫无察觉的情感障碍。最初是全面的情绪低落、乏力、不想做事、精神运动迟滞,当前则转变为兴奋、愉悦、冲动和精力旺盛等,这不能单纯地看作是抑郁症状转好,还要看到躁狂症露出了它的獠牙。小丽,实则存在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患者无论处于抑郁症状期,还是躁狂症状期,都会对社会功能产生影响。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之所以定在这天,因为是著名画家梵高的生日,他生前就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的艺术作品灵感不少就来自两种情感障碍交织的痛苦。在我们既往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者中,也不乏会通过画笔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试着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画作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提供,转载请标注来源,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这幅画作中,在一片阴郁的背景下里面有一小颗药物,以及鲜红的“自由”。患者似乎在询问:“什么时候可以不吃药?什么时候可以自由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关于用药——
双相情感障碍有高复发率,并且每次复发,无论躁狂的急性发作还是抑郁的重度发作,都会对大脑功能有影响,因此规范的治疗非常重要。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覆盖全病程,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及维持期治疗。医生会遵循安全、共同参与、综合治疗、联合用药等原则,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主要有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及调整。药物长时间维持治疗很重要,这样可以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比如碳酸锂的心境稳定剂治疗,可以增加皮质的厚度,更好地改善大脑功能,长期情感稳定剂治疗对长期预后具有长远价值。
这幅画中出现了一个身影,患者似乎在表达:“是不是总是我与众不同,是不是我很孤单?”
关于孤独——
很多患者都会觉得自己非常孤独,不被理解,尤其在抑郁阶段,情绪低落、孤独感、绝望感会比较强烈。因此更需要他人的支持。事实上在治疗的道路中,患者并不孤独,有医生、心理治疗师、亲人,还有病友,一起携手走向康复。
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关心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更重要,双相情感障碍者情绪波动性强,对应激事件敏感性增高,因此需要家庭成员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对疾病知识了解得越充分,提供更多理解和关爱,共同面对负性压力并及时进行心理调适,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支持和及时监管,有利于长期预后恢复,减少病情的反复发作。
这幅画作描绘了破碎的笑脸,患者似乎在问:“得了这个病,我是否就无法回归社会了?”
关于回归社会——
很多双相情感障碍者在持续治疗、坚持服药的过程中,即便也有抑郁或躁狂情绪来袭,导致阶段性社会功能下降的时刻,但是依然能够收获学业,收获工作,收获知识,并且还可以帮助他人。所以患者在稳定的治疗中,可以回归社会,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心轻躁狂的表现
当然,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患者与亲属,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过程中,要特别学会识别“轻躁狂”的现象,切勿当作疾病在好转。此阶段,患者可能会像小丽一样表现出:
(1) 思维敏捷,注意力增强,执行功能提升,工作效能大幅度。这个阶段很多在读的学生,或工作职员都会深刻感受到这些功能提高,自己感觉神清气爽,获得工作成就也会非常容易。然而另一方面,则对周围环境非常挑剔,甚至出现激惹、攻击的行为。
(2) 自我感觉良好,洋洋得意。一方面把自己收拾得精致美丽,但也会因为对自己过高的评价,把自己推向危险行为的边缘,尝试一些新奇的东西,比如大量饮酒,追求刺激;也可能过度的透支经济和盲目投资,让自己处在危险境地。
(3) 愉悦开心,成为大家的开心果。一方面自我愉悦,另一方面成为大家的中心,不断制造一些愉悦的氛围,比如创作一首诗、一首歌,大声朗诵或吟唱一段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为之开心。然而,转瞬之间,又会为别人一个不恰当的回应而发脾气,甚至做出无法挽回的冲动行为。
总之,当躁狂的症状逐渐发展,慢慢出现进一步的情绪不稳定或攻击行为,要及时觉察,充分识别在兴奋症状背后可能的不良风险因素,早期识别和干预。
希望大家都能像小丽的丈夫那样,多一分“细心”!
作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科 从恩朝(副主任医师) 马晶晶(主管护师)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