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神药”无效争议?陶勇教授:“不可依一家之言”-环球焦点

2023-04-11 07:16:43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分享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今年,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团队在《JAMA》发表研究称,0.01%浓度阿托品对近视控制的效果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撰文 | 垣衣 今年2月份,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团队在 JAMA 发表题为“Effect of Low-Concentration Atropine Eyedrops vs Placebo on Myopia Incidence in Children”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 : “在4至9岁无近视的儿童中,与安慰剂相比,随机分组每晚使用0.05%阿托品滴眼液可显著降低近视发生率,并降低2岁时快速近视转移的参与者百分比;0.01%阿托品与安慰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1:研究截图 此研究的发表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此前多国指南共识均推荐0.01%浓度的阿托品作为儿童近视防控的药物,我国临床上也常为近视儿童开具此药来控制近视的进展。 而此次研究的结论却证明0.01%阿托品的效果与安慰剂无异。 0.01%阿托品真的无效吗?这一与共识矛盾的结果会对临床用药带来影响吗? “医学界儿科频道”为此致电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陶勇教授 ,其具体怎么说?一起往下看看吧。

0.01%浓度阿托品

被多国指南共识推荐


(相关资料图)

关于0.01%浓度阿托品用于控制儿童近视进展被纳入多国共识这一点,还得从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中心从2016年陆续发表在眼科顶级期刊 Ophthalmology 的一系列研究开始说起 [2-4] :

2006年

新加坡研究证明1%浓度阿托品对于控制儿童近视进展有效;

2012年

新加坡再次发表研究,比较1%、0.01%、0.5%剂量治疗2年的效果,结果证明与0.5%、1%相比,0.01%的副作用最小,且具有相当的近视控制效果;

2016年

新加坡5年实验证明,与0.5%、0.1%阿托品相比,0.01%阿托品滴眼液在5年内能更有效地减缓近视进展,且副作用更小。 2016年的研究发表后,其他国家也继续开展了与此相关的研究。2017年,美国眼科学会发表指南将0.01浓度阿托品列入为近视管理的强烈推荐药物 [5] ;同年,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在《儿童屈光矫正专家共识》中,0.01浓度阿托品被列为近视防控中的唯一药物 [6] 。 去年,我国《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2)》(以下简称《共识》)发布 [7] ,进一步表明:0.01浓度阿托品适用年龄为4岁至青春期的近视人群。 既然以往大量研究都证明0.01%浓度阿托品是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有效治疗方式,且被纳入共识,那 JAMA 今年发的这篇研究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仔细来看看。

“0.01%阿托品与安慰剂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带着疑问,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JAMA 发的这篇研究 [1] : ▌ 研究样本与分组: 研究人群: 4-9岁的 无近视 儿童[睫状肌麻痹的球形当量在+1.00至0.00 D之间,散光小于-1.00 D(双眼平均),屈光参差小于2.00 D]; 随机分组: 在474名参与者中,160人被随机分配到0.05%阿托品组,159人被随机分配到0.01%阿托品组,155人被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 ▌ 主要结局: 2年累积近视发病率(任意眼的睫状肌麻痹球形当量至少为 -0.50 D)和快速近视转移(球形近视当量至少为1.00 D)的参与者百分比。 ▌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正如前文所示:0.05%浓度阿托品效果最好,0.01%浓度阿托品与安慰剂组效果无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0.05%阿托品组、0.01%阿托品组和安慰剂组的2年累计近视发生率分别为28.4%、45.9%和53.0%,参与者2年近视快速转移的百分比分别为25.0%、45.1%和53.9%;

0.01%阿托品组与安慰剂组在2年累积近视发生率或快速近视转移患者百分比方面无显著差异;

畏光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在第二年,0.05%阿托品组、0.01%阿托品组的、安慰剂组报告畏光事件的比例分别为:12.9%、18.9%、12.2%。

其实,从2018年起,香港中文大学就在 Ophthalmology 上发布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均表明0.05%浓度的阿托品更有效:

2018年

香港中文大学发布研究评估0.05%、0.025%和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与安慰剂相比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为:0.05%更有效(近视儿童)、与安慰剂相比,所有3种浓度的阿托品均可降低近视进展;

2019年

其团队再次证明两年来,0.05%阿托品的疗效是0.01%阿托品的两倍。

由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此前得到的结果为0.05%与0.01%相比,前者更有效;但并未得出今年在 JAMA 上发表的研究中“0.01%阿托品与安慰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 或许,这就是此次研究为何会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原因。那0.01%阿托品真的无效吗?让我们来看看陶勇教授和其他专家怎么说。

陶勇教授:“不可依一家之言”

对于以上问题,陶勇教授向“医学界儿科频道”表示:“‘0.01%阿托品用于控制儿童近视的进展’这是一个被纳入多国共识里的定论,而且这个定论得到了许多不同国家权威机构的临床验证和大量数据的证实。用一家之言(一项研究)来将此定论推翻,是需要商榷的。越是关乎到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理论,越要慎重。” “如果要得出一个新的权威的结论,应当用更多的临床数据,尤其是不同来源、通道的临床数据来加以验证。现在得出这样的结论为时过早。”陶勇教授最后补充道。 当然, JAMA 发表的此项研究也声明了与陶勇教授相同的观点: “0.01%阿托品与安慰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重复这一发现,以了解这是否代表延迟或预防近视,并评估长期安全性。” 其实,与新加坡与我国香港此前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比较, JAMA 研究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之处,即研究的样本人群: 此前的研究人群均为近视儿童,而今年的研究纳入的人群为未近视儿童。 就前文提到的2018年发表的研究来看,其研究结果明确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所有3种浓度的阿托品均可降低近视进展,其中就包括0.01%浓度的阿托品(研究人群为近视儿童)。 样本人群的不同,其实意味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对于近视儿童,其目的便是:是否可以控制近视的进展;对于未近视儿童,其目的便是:是否可以预防近视发生。 关于这一不同,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委员倪海龙教授 在接受“凤凰网健康”采访时表示: 相关 JAMA 研究主要针对4-9岁尚未近视儿童延缓近视发生的效果研究, 并没有同以往聚焦近视儿童近视控制研究结果冲突,亦没有否定0.01%浓度阿托品的近视控制效果。 “目前为止,阿托品滴眼液依然是唯一经过循证医学验证、能够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的药物。 考虑到安全性与有效性兼顾,0.01%浓度是已知的最佳选择。 ” “只是,此论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低阿现阶段不能扩大适应症、不能用于尚未 近视的儿童 。”倪海龙教授补充道。

延伸阅读

Q1 : 哪些儿童禁用低 浓度阿托品来防治近视? Q2 :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用法用量如何定? Q3 : 儿童停药指标是什么? 以上3个问题,就当做各位读者的延伸思考问题~ 长按识别下方 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进入“ 医生站网页版 ”,搜索“低浓度阿托品”即可获得答案与更多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Yam JC,Zhang XJ,Zhang Y,et al.Effect of Low-Concentration Atropine Eyedrops vs Placebo on Myopia Incidence in Children: The LAMP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1970,6:472-481.

[2]Wei-Han, Chua, and, et al. Atrop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Myopia[J]. Ophthalmology, 2006.

[3] Tong L , Xiao L H , Koh A , et al. Atrop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Myopia: Effect on Myopia Progression after Cessation of Atropine[J]. Ophthalmology, 2009, 116(3):572-579.

[4]Audrey, Chia, Wei-Han, et al. Atrop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Myopia: Safety and Efficacy of 0.5%, 0.1%, and 0.01% Doses (Atrop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2)[J]. Ophthalmology, 2012.

[5]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Ophthalmology. 2018 Jan;125(1):P1-P104.

[6]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中华眼视光学组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7;19(2)705-710.

[7]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2)[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2,24(6):401-409.

本文审核: 陶勇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责任编辑:向宇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