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是今年截至目前评分最高的国产片,43万人打出9.4的高分。
导演辛爽之前拍过《隐秘的角落》,所以这部剧播出后第一时间被打上了悬疑、犯罪的标签。
(相关资料图)
要说剧情,确实是这样的。
出租车司机王响无意中在监控录像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联想到多年前的旧案。他开始调查,希望找到二十年前儿子死亡的真相。
虽然故事主线是在追凶,但看过剧的人都能感受到,导演更想讲述的是一个年代的故事。
是那个动荡的时代下,人们没有选择的选择。
很多好评也提到了这点。他们感慨导演对故事的把控与人物的拿捏,让一个真实、鲜活、逐渐没落的东北,得以朴素地展现。
但伴随着播出,不同的声音出现了。有观众认为这部剧爹味十足,充斥着浓重的男性视角。
#漫长的季节 爹味#的话题还上了好几天热搜。
要说“爹味”,确实有。
就说主角王响,是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在家里拥有很高的话语权,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该听自己的。
有时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对方好,但是说出来的全是嫌弃和挤兑,压根没好好说过几句话。
妻子罗美素心脏不好,做了手术,报销的钱一直没批下来,她几次三番想和厂里说,都被王响拦下来了,理由是:厂里还能欠你这点钱?
罗美素买的吃食,不想多洗一个碗,直接就着塑料袋放在桌子上,王响看了第一反应说她懒。
他和儿子王阳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否定王阳写的诗,还觉得王阳的工作丢脸,总要求儿子服从。
母子两人在家庭中的处境是相似的。尽管王响可能主观上没有别的意思,但呈现给家人的多数是不耐烦、不支持和否定。
所以母子之间可以出现这种超越时代的谈话,而父亲对此一无所知。
更别提,王响为了下岗名单的事,求龚彪帮忙,给他许的好处是——介绍丽茹给你谈对象。
丽茹是罗美素的妹妹,王响凭什么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拿这事和别人做交易?
再来看看龚彪,一个可以说是一事无成的中年发福男人,有事没事跑去药店和小姑娘搭讪。
他老婆丽茹在家给人做美容,结果他一回家,啥事不干,直接当着客人的面开电视看球,还不停叨叨今晚吃什么,全然不顾丽茹正在工作。
故事开头,他花十几万买了车和牌,用的是丽茹辛辛苦苦攒下来想开美容院的钱,甚至花之前一声招呼都没打,被发现了也消极处理,拒绝沟通,只想着找理由糊弄过去。
后来王响叫他一起出门追查出租车的事。
明明是为了他四处奔波,他却什么都不作为,吊儿郎当地跟着杀时间,回家里还要把王响做的事情平移到自己身上,好一顿吹嘘。
确实是很好地诠释了“爹味”两个字。
但是,主角“爹味”就是在歌颂“爹味”吗?
倒也未必。
纵观全剧,其实可以看出导演的倾向。
王响的一生无疑是个悲剧。儿子莫名被卷进碎尸案,随后被发现死在水边,调查结果是自杀;办完葬礼后,妻子浑浑噩噩,也选择自杀了断。
很显然,悲剧的源头不仅仅是无情的时代洪流,和角色的性格同样脱不开干系。
如果他对王阳能多些沟通、少些规训,结果可能大不相同。二十年后,王响对另一个儿子王北的态度变化也说明他意识到了这点。
龚彪失败的婚姻更是一个显著的象征。
主角们为自己的“爹味”付出了代价。
这显然并不是在歌颂。
更何况,故事始于上个世纪末,那个年代的人们本来有各自的局限性。
在这样的前提下,刻画一个完美的、毫无“爹味”的主角难道不是更虚伪吗?既然时代就是如此,如实描写、真实呈现又何错之有呢?
不过,这又牵涉出新的问题——对角色/作品的非好评是被接受的吗?
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所有人都喜欢啊。
偏偏很多人接受不了喜欢的角色/作品被提出问题,一看到就仿佛觉得是自己被批评了。
所以每当有人说王响龚彪等人爹味时,总会有另一些人极力赞美他们的其他美德,表示他们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善良啊勇敢啊有骨气啊,还有对真相的执着,多好。
但这些美德与他们的“爹味”冲突吗?
并不冲突。
人性的光辉是需要反差和衬托的。
一个恐高的人,克服自己的本能去蹦极、去跳伞,可以被称之为勇敢;如果原本就不害怕,那又怎么能凸显出意志的动人之处呢?
放在剧中角色身上也是同理。
因为他们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人,他们身上的那些优点被呈现出来时,才更有冲击力。
很多观众也是由此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
这些角色呈现出来的“爹味”不是东八区里那种悬浮的油腻,也不是转角之恋里被幻想的魅力,而是具有时代积淀的,一代人群的共性。
如果一味地忽略角色的缺点,反而会抹杀导演的真实表达。因为剧情的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些有着复杂人性的角色身上,才得以成立。
也因此,角色的“爹味”是值得被讨论、需要被讨论、应该被讨论的。立体地看待一个角色、一个人才正常,别只看死板无聊的切片。
要知道,角色的爹味并不是剧的爹味;批评剧里的某个角色并不意味着在批评这部剧本身;批评角色的某种特质,不等于在否定这个角色,也可能是在陈述一种现实。
大家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表达,有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只要逻辑自洽就行。为此吵作一团,试图相互说服,动辄人身攻击,没有意义。
再来说男性视角的问题。
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从男性视角切入,也可以从女性视角切入,这是导演的自由,没啥好争的。
我也能理解很多观众希望在国产电视剧里看到更多丰富的女性角色,以及精彩的女性故事。
因为女性的很多痛苦和经历在传统语境中,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就说剧里的巧云,下岗以后做陪酒养家。
有个画面我印象特别深。隔壁包厢传来震耳欲聋的靡靡之音,巧云坐在舞厅的电话机前面,给电话那头的小孩唱“一闪一闪亮晶晶”。
这个镜头语言很好地传达了,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女性所承受的痛苦绝对不会少于男性。
那么,自然有观众希望看到她和她们的视角会延伸出怎样的故事。
可是女性视角缺失的问题不该由单一的导演来承担。导演拍戏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和倾向,有主次侧重和情节抉择,不能既要也要。
而且导演也会是个人,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强行让他从一个自己可能不擅长的视角去出发,或许也达不到大家想要达到的效果。
指责一部由男性视角切入的片子缺乏女性视角,从某种意义上完全是鸡同鸭讲。你能让一头羊变成猪吗?
实际上,两种视角并非对立的两极,它们只是不同的创作类型。对单独作品而言,不该因为它从某种单一的视角切入,就被批评、被谴责。
不如呼吁更多女性视角作品的出现。
话说回来,一味要求剧里面不出现“爹味”的角色,要求作品一定要有女性视角,就和要求剧里一定要有少数族裔,且不能是坏人一样。
只是政治正确的一种体现。
我们早已见识过西方国家的“政治正确”风气。
1939年拍摄的好莱坞经典电影《乱世佳人》,被《为奴十二载》编剧莱德利痛批“涉嫌种族歧视”,最后HBO不得不将这部电影暂时下架,以回应汹涌的网络民意。
《老友记》制片人为自己的作品主演都是白人,没能充分体现“种族多样性”,流着泪道歉。
迪士尼直接把小美人鱼的演员换成黑人。
把白雪公主改成黑雪公主。
网飞给埃及艳后拍纪录片,也要先改换身份,导致埃及方面愤怒无比,大呼这是“blatant historical fallacy”(公然的历史谬误)。
奥斯卡更是直接修改了评奖规则。
想拿奖?行啊,先按要求办事。
要么电影剧情围绕女性、少数族裔或性少数群体等,要么演员中包含这些人群,还不能占比太少。
就连作者本人也没有逃过一劫。
JK罗琳因为对“跨性别人士”进行了一番发言,直接被哈利波特粉丝开除作者籍——“JK罗琳就是个写小说的,她懂什么哈利波特?”
这种对政治正确的极致追求,反而导致“被正确”的弱势个体或群体更加成为众矢之的。
而现在,国内也普遍面临着以“政治正确”为主导的内容审查之风。
会有人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电影、一句话一句话地看小说,以此来判断它们是否符合普世的价值观。如果不符合,就要求加强审核,要求阉割,其上纲上线程度令人发指。
今年春节档的《深海》因为主角设定,被指责消费抑郁症群体,不够有人文关怀。
去年《隐入尘烟》上映的时候,有人说真实的农民才没有拍出来的这么土,质疑导演故意消费苦难,好去国外拿奖。
再往前,动画《雄狮少年》的角色建模被批判是刻意设计成眯眯眼,在迎合外国人对亚裔的刻板印象,是妥妥的辱华。
还有更早的《山海情》,剧里的水花明明从未停止过努力,一直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偏偏有很多帖子只热衷于讨论水花离不离婚,好像只有离婚了才是真正的自由、独立、勇敢,不离婚就始终在被婚姻奴役。
《你好李焕英》热映时,大部分人都故事里的真诚所打动,但就是有人要拿“父亲的消失”大做文章,很难说不是偏激的道德绑架。
还有余华的《兄弟》被避雷,因为他给宋凡平安排这样一个惨烈的结局,实在泰“毒”辣。
尽管任何一部作品都面临着被评价的宿命。但评价绝不该有绝对标准,更不该上纲上线。
否则只会让我们和好的作品越走越远。
作品的呈现和创作者的意图应该被区分开。不要看到角色打打杀杀,就指责创作者宣扬暴力;也别看到男欢女爱,就称其败坏公众道德。
这很好理解。如果一部作品希望教人向善,那自然需要先描述恶是什么;想要批判某种现象,同样也要真实地呈现出这种现象。
不可能某个故事里,所有人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甘于付出、乐于奉献、勇于担当,好得伟大、好得彻底。这样只会让人觉得假。
如果完全跟从这类审查的规则,艺术作品绝对会丢失它们的多元化,变得相似、套路、无趣。
创作自由无处可寻。
更何况,在进行“审查”时,往往只是人们在用自己的三观去匹配作品的三观。一旦匹配不成功,就把作品打入不道德的范畴里,毫无说服力。
你的三观我的三观全都不一样,没有哪一种能被定义为真正的“正确”。
当人们带着这种自以为是的“正确”,去批评,去审判,去攻击某些作品时,他们反而把自己变成了不被欢迎的那个“爹”。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